我国超导高电荷态ECR离子源研究获重大进展
中国超导高电压ECR离子源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在美国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离子源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赵宏伟和劳伦斯·贝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核科学部副主任克劳德·莱内斯),现代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88英尺的回旋加速器主管Daniela Leitner和着名的中国学者谢祖麒4获得了世界离子源领域最高奖 - “亮度奖”(2009) 。 )“鉴于近年来在超导高电荷ECR(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巨大贡献,ECR离子源是产生高电荷高强度离子束最有效的装置,它是主要应用于重离子加速器,核物理和原子物理等各种基础研究领域,同时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和材料改性等工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现代物理学离子源研究室赵红伟为团队担任顾问,并优化设计和集成创新,打破传统磁体结构ECR离子源在国际上的使用20年,打造出原创的轴杆世界首次,“冷铁”超导磁体结构成功开发出具有独创结构的超导高电荷ECR离子源(SECRAL)其中磁场的电磁线圈放置在径向六极内。在18 GHz微波频率和18 GHz和14.5 GHz双频微波操作模式下,离子源已经产生了几个高电荷离子束强度的世界纪录,并且最近在24 GHz微波频率下产生了一些高电荷离子。束强度,如455微安Xe27 +,152微安Xe30 +等。这些离子束强度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贝克利实验室的28GHz超导ECR离子源VENUS的结果。赵宏伟在第十三届国际离子源大会上的国际同行评审报告作为最引人入胜的邀请报告再次证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超导ECR离子源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高电荷态ECR离子源之一目前国外已有多家知名实验室与现代物理研究所合作,复制或购买研究所研制的超导ECR离子源,现代物理研制的超导ECR离子源已投入运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到目前为止,超导ECR离子源累计已超过2000小时,是世界上唯一长期投入使用的第三代带电荷ECR离子源辐照大大提高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束流强度和综合性能,为相关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实验条件重离子核物理和原子物理研究。这种超导ECR离子源提供的78Kr束由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加速,用于精确测量短寿命不稳定核。现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确定了世界上第一个10-6精度成功地测量了三个新的放射性核素,如63Ge,65As和67Se的质量,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现代物理离子源集团近十年来一直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或先进水平的四个高电荷态ECR离子源。 2008年,孙良廷副研究员组获得了第一个以“ECR离子源之父”Reichard Jelle教授命名的“Richard Geller奖”,以表彰该集团成功开发的最高磁场强度所有永磁高电荷ECR离子源的最佳性能近两年来,近代物理离子源组在国际离子源领域获得最重要的国际奖项,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赏,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跃和最具创新性的离子源群之一,此外,该集团还研制出超导高电荷ECR离子源SECRAL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Padua博士阿尔贡国家实验室ATLAS加速器操作总监在一封信中公布了提名奖,现代物理研究所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ECR离子源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美国的国际领域在过去的几年中,两个小组独立建立并率先推出了第三代高电荷ECR离子源的技术路线,并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第三代高电荷ECR离子源技术的可行性并取得成功第三代高电荷ECR离子源的优越性能得到了展现,使得许多基于大离子加速器的新的研究机遇,如美国的FRIB,德国的GSI FAIR和欧洲的CERN LHC。同时,他评价说,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微波频率为18GHz的超导ECR离子源性能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光明奖”评奖委员会评论说:“该研究所现代物理超导ECR离子源开辟了第三代28GHz ECR离子源的发展新途径,具有更可靠,简单,超导磁体结构。“由德国公司Bogat仪器赞助的Bright奖由由国际离子源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小组获得了由国际奖组委会颁发的最终奖,旨在奖励离子源物理和技术领域的重大成果得到了公认的创新成果和杰出成就。“光明奖”是每两年颁发一次奖励一次,国际离子源颁发证书和奖金会议。这是第四个奖项。第三,二,一等奖授予德国DESY实验室负氢离子源专家Pieters博士,俄罗斯杜布纳JINR实验室电子束离子源之父Daunert博士,实验室电子束离子源来源专家皮茵和毕蓓两位博士。现代物理学超导高荷态ECR离子源项目获得中科院重大项目知识创新工程,也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科技部等相关项目的资助。点击